在乐伐替尼(乐卫玛)作为晚期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uHCC)的一线治疗的III期试验中,该药物在总生存率方面不逊于索拉非尼,但提供了更好的无进展生存期。但是,乐伐替尼在uHCC患者中有主要门静脉血栓和/或高肿瘤负荷(肿瘤占肝脏总体积的50%以上)的影响尚不清楚,因为这些已被列为排除标准上述审判。
案例总结
一名患有uHCC的53岁男性(病例1)和66岁女性(病例2)在我们的主门静脉和下腔静脉均出现肿瘤血栓,肿瘤负担高,并伴有肿瘤直径大于100 mm且有远处转移,根据改良的白蛋白-胆红素分级,残余肝功能归为2A级。我们开始使用伦伐替尼治疗这两名患者。通过修改的《实体瘤反应评估标准》评估的治疗效果在病例1和病例2中均被评为部分反应(分别在开始乐伐替尼给药后8周和4周)。案例1和案例2分别维持6个月和20个月的治疗效果。在案例1和案例2中,发烧均为不良事件,仅案例2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血小板减少症。
结论
即使在肝癌患者中预后较差的患者,如果肝功能得以良好保存,则乐伐替尼也是安全有效的。
我们介绍了两例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主门静脉有血栓,肿瘤负担高,同时肿瘤直径> 100 mm。尽管有上述不良的预后因素,但由于肝功能良好,我们根据REFLECT试验选择治疗乐伐替尼的两名患者,以期缩小肿瘤。乐伐替尼被证明是安全的,并获得了良好的治疗反应。因此,即使存在不良的预后因素,如果肝功能得以良好保存,则对于无法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乐伐替尼也可能是有效且安全的。
REFLECT试验显示,在生存期方面,乐伐替尼不逊于索拉非尼;然而,该试验还表明,就试验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体缓解率(ORR)而言,乐伐替尼明显优于索拉非尼;因此,对于不适合局部治疗的晚期HCC患者,乐伐替尼通常优先于sorafenib进行一线化疗。
尽管我们的患者患有原发性晚期HCC,具有高肿瘤负荷和主门静脉(Vp4)内有血栓,但已成功施用乐伐替尼,没有出现任何需要停止治疗的不良事件。而且,根据mRECIST将治疗反应定为PR,并且抗肿瘤作用持续很长时间,并且血清AFP水平下降。因此,即使在具有高肿瘤负荷和主门静脉(Vp4)内有肿瘤血栓的晚期HCC患者中,如果肝功能得到良好保存,乐伐替尼也是安全有效的。
BCLC C期HCC患者具有不同的背景因素,据报道,在治疗开始前,血清AFP水平高,肿瘤大小大,存在大血管浸润,远处转移以及肝残余功能差是预后不良的因素。阶段C中HCC患者。尽管我们的两名患者均具有多种不良预后因素,包括肿瘤直径≥100 mm,主门静脉肿瘤血栓和远处转移,并且病例1的AFP血清浓度高,但我们还是选择接受乐伐替尼治疗,因为在REFLECT试验中,在肝功能良好的患者中,与索拉非尼相比,乐伐替尼治疗显示出更高的无进展生存期。在我们的病例中,残余肝功能被分类为CP-A和mALBI 2A级。mALBI等级由血清胆红素和白蛋白水平计算得出,除Child-Pugh评分外,还被提议作为新的肝功能指标。亚组分析显示,在开始治疗前,分类为mALBI 1-2A和2B的患者在索拉非尼给药后总体生存率存在显着差异,并且残余肝功能下降趋势不同。因此,建议以mALBI级来决定索拉非尼给药的资格。此外,据报道,与Children-Pugh评分5分和ALBI评分1级的晚期HCC患者相比,乐伐替尼给药产生的不良反应显着更高的缓解率和更低的治疗中断。预计mALBI等级也可以作为确定乐伐替尼治疗资格的可靠依据。
另一方面,我们的病例1在开始服用乐伐替尼后一周出现2级发烧。为了确定发烧是否是由于药物过敏或肿瘤坏死等不良事件引起的,进行了动态对比增强CT检查。根据影像学检查的结果,我们确定肿瘤坏死是发烧的原因,并大约每周一次对该患者进行随访。此外,由于这两名患者均患有大血管浸润,我们担心由于肝血流量减少而发生肝功能障碍,但这种情况并未发生。一种可能的原因可能是,门静脉周围的侧支静脉(称为门静脉海绵状转化)维持了肝血流量。对于具有多种不良预后因素的晚期HCC患者,必须注意开始使用乐伐替尼治疗后出现不良事件和肝功能障碍的可能性。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更多:
请简单描述您的疾病情况,我们会有专业的医学博士免费为您解答问题(24小时内进行电话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