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Yamada等人进行的I期剂量递增研究提供了乐伐替尼(仑伐替尼)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抗肿瘤活性的初步证据。27病人受到不同组织学类型的实体肿瘤,耐火材料常规治疗或没有获得有效治疗,服用口服乐伐替尼(仑伐替尼)2-week-on/1-week-off周期从0.5毫克的剂量,以评估的最大耐受剂量(MTD)。MTD为13mgbid,根据通用不良事件标准(CTCAE)3.0版本,观察到的剂量限制毒性(DLTs)包括3级天门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增加和3级血小板计数减少。21例(84%)患者对治疗的最佳反应为稳定疾病(SD),1例转移性结肠癌患者表现为部分反应(PR)。
随后的一项非随机、开放标签、I期、剂量递增研究支持了乐伐替尼(仑伐替尼)在mRCC中的临床活性。82例不同组织学类型的实体肿瘤患者被纳入研究。乐伐替尼(仑伐替尼)连续每日一次给药。一个治疗周期为28天,每个周期后允许增加剂量,从每天0.2毫克开始。MTD被确定为每天25毫克,所有CTCAE版本4.0级最常见的不良事件(AEs)包括腹泻(45%)、高血压(40%)、恶心(37%)、口炎(32%)、蛋白尿(26%)和呕吐(23%)。
3级高血压和3级蛋白尿分别占总人口的11%和7%。有2%的患者出现4级血小板减少。7例(9%)患者表现为PR,38例(46%)患者以SD为最佳反应。在受mRCC影响的人群(n=9[11%])中,有4例患者达到了PR。在该队列中,报道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447天(95%CI279.0-559.0),肿瘤减少程度从5%(乐伐替尼(仑伐替尼)3.3mg)到55%(乐伐替尼(仑伐替尼)25mg)。
乐伐替尼(仑伐替尼)和everolimus联合治疗mRCC在vegf靶向治疗首次进行Ib期试验后进展顺利。二十个病人在序贯治疗剂量升级军团,从乐伐替尼(仑伐替尼)12毫克加everolimus5毫克每天一次(组1),并增加乐伐替尼(仑伐替尼)18毫克加everolimus5毫克每天一次(组2)乐伐替尼(仑伐替尼)24毫克加everolimus5毫克每天一次(组3)。剂量升级被没有dlt经过28天的治疗周期。
MTD确定为乐伐替尼(仑伐替尼)18mg+everolimus5mg每日一次,中位治疗周期为5.5个。任何级别最常见的AEs是疲劳(60%)、黏膜炎症(50%)、腹泻(40%)、高血压(40%)、恶心(40%)、蛋白尿(40%)和呕吐(40%)。15/20名患者(75%)被记录有3-4级毒性,包括高甘油三酯血症(15%)、蛋白尿(15%)、腹泻(10%)和疲劳(10%)。
30%的患者PR为最佳反应(95%CI11.9-54.3),所有队列中80%的患者达到了疾病控制率。在组1和组2中,mPFS为330天(95%CI157-446);6个月和12个月的PFS率分别为72.1%(95%可信区间48.8-95.4)和49.5%(95%可信区间22.7-76.2)。详情请扫码咨询:
请简单描述您的疾病情况,我们会有专业的医学博士免费为您解答问题(24小时内进行电话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