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目的:乐伐替尼是间变性甲状腺癌(ATC)患者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然而,乐伐替尼治疗ATC的肿瘤标志物缺乏。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是否可以作为乐伐替尼治疗ATC的肿瘤标志物。患者和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13例接受乐伐替尼治疗的ATC患者NLR的预后意义。结果:NLR较低(<8;89%)高于NLR(≥8;25%)(p=0.05)。
低NLR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长于高NLR患者(4.0个月vs.1.6个月,p<0.05;10.2个月与3.8个月,p<0.05)。与基线相比,第14天NLR下降的患者总缓解率略高于无NLR下降的患者(42.9%vs.0%,p=0.19)。结论:基线NLR是一个潜在的预后指标,NLR的变化可以作为接受乐伐替尼治疗的ATC患者反应的早期指标。
根据GLOBOCAN,估计全球有56.7万名新诊断的甲状腺癌患者,其中41000名患者在2018年死于该病。约95%的甲状腺癌病例涉及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包括乳头状甲状腺癌和甲状腺滤泡癌。大多数DTC病例往往是缓慢增长的性质;然而,间变性甲状腺癌(ATC)的预后非常差,疾病特异性死亡率>为90%。虽然ATC仅占所有甲状腺癌的1-2%,但ATC占所有甲状腺癌死亡的14-39%。
乐伐替尼是一种抗血管生成多激酶抑制剂(MKI),可阻止配体诱导的受体自磷酸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1-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4、ret原癌基因(ret)、干细胞因子受体(KIT)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一项关于乐伐替尼治疗放射性碘消融难治性(RR)-DTC患者的3期研究显示,与安慰剂相比,乐伐替尼改善了无进展生存期(PFS)。此外,乐伐替尼在2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对ATC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客观缓解率(ORR)=24%]。
目前尚未建立ATC的肿瘤标记物。甲状腺球蛋白是一种著名的RR-DTC肿瘤标志物,广泛用于术后随访,并作为启动MKIs的支持指标。然而,甲状腺球蛋白不适合用于ATC患者。在日本ATC患者队列中,急性症状、白细胞增多[白细胞(WBC)计数≥10,000/mm3)、大肿瘤大小(≥5cm)、T分期(T4b)和远处转移与预后不良相关。这些因素被用作判断ATC治疗策略的预后指标,但它们在接受乐伐替尼的复发或转移性ATC患者中的应用尚未建立。
我们之前报道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可以作为接受乐伐替尼治疗的RR-DTC患者的预后因素。NLR是中性粒细胞的绝对数量除以淋巴细胞的绝对数量,根据全血细胞计数确定。一项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报告显示,NLR反映了系统免疫的平衡,同时与实体肿瘤患者的生存相关。在乐伐替尼治疗甲状腺癌患者(包括ATC患者)的2期临床试验中,一个不显著的趋势表明治疗前的NLR与较短的PFS相关。此外,在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中,随访期间NLR增加的ATC患者比未增加的患者预后更差。因此,我们在本研究中对NLR作为乐伐替尼(乐卫玛)治疗ATC的标记进行了探索性分析。详情请扫码咨询:
请简单描述您的疾病情况,我们会有专业的医学博士免费为您解答问题(24小时内进行电话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