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确认病理类型。从病理学类型上,肺癌可以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两大类,这两大类在临床特点、治疗方法、预后上都有很大的差别。到目前为止,所有的靶向治疗药物都是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小细胞癌迄今尚无明确的驱动基因和相应的靶向药物。因此对于病理诊断为小细胞肺癌者,不需要靶点检测,也不考虑靶向治疗。目前的靶向药物只适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
其次,需要检测有无靶点。而靶点,是指跟肿瘤驱动相关的一些基因改变。对于中国的非小细胞肺癌,最重要的两个靶点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EGFR突变)和棘皮动物微管相关类蛋白4-间变淋巴瘤激酶融合突变。EGFR敏感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发生率在50%左右,ALK阳性的发生率为5-7%左右,另有ROS1 、cMET等一些少见突变,因此总体具有明确驱动基因且有相应的靶向药物可以选择的肺癌将近60%。而相应的靶向药物方面,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EGFR敏感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有效率达70%, ALK抑制剂针对ALK阳性患者也具有类似的客观有效率。而相应的,铂二联作为经典的化疗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率仅30%左右,两者之间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因此对于具有EGFR突变或ALK融合基因的患者,EGFR TKI和ALK 抑制剂这些相应的靶向药物是治疗的首选。
再次,需要确认分期。在分子检测的同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PET-CT、头颅增强MRI,胸腹增强CT等,目地是为了准确的进行临床分期。靶向药物虽然疗效好,但是都无一例外的会出现耐药,适用于不能手术或同步放化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疾病。对于早期可以手术的患者,手术根治则是更好的根治性治疗方式,术后再根据手术病理分期选择相应的辅助治疗。靶向治疗也是具有敏感突变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的一种选择,但是作为初始治疗,手术始终是早期肺癌的首选。总之,靶向药物高效低毒,用药方便,对于具有相应靶点的晚期肺癌患者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在服药前,必须首先确认病理,检测驱动基因,并明确临床分期,由此选择出适合靶向药物的患者以及适合其他治疗的患者,再分别进行相应治疗。只有将靶向药物真正应用于那些具有相应靶点的晚期肺癌患者,才能给患者带来最大的生存获益。
详情请访问 肿瘤 http://www.kangantu.org/
请简单描述您的疾病情况,我们会有专业的医学博士免费为您解答问题(24小时内进行电话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