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希替尼(AZD9291)是第三代EGFR抑制剂,该药上市后对临床有什么影响?
随着靶向药的出现,肺癌治疗已逐步进入精准化治疗时代,第一代肺癌EGFR药物对EGFR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和客观缓解率(ORR)都有显著的提高。但是无论是第一代还是第二代的EGFR药物都会出现耐药。奥希替尼的上市,解决了一二代EGFR药物耐药的问题,这是对肺癌临床实践改变的第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奥希替尼上市,我们对于“第一代TKI耐药之后应如何制定治疗策略?”这一问题又产生了一些新的思考。在既往,患者对第一代TKI耐药之后,我们主要根据患者的疾病进展状态(缓慢进展、快速进展以及局部进展)给予相应处理。但现在已有第三代TKI用于临床,那么能否在第一代和第二代TKI耐药后直接根据分子水平的检测,对T790M突变患者直接进行换药?还是等影像学进展之后再进行换药?或者是在患者同时出现影像学进展和临床症状时才进行换药?如果患者出现明显的影像学进展,那么毋庸置疑,应换用针对T790M的第三代TKI。临床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于,在第一代TKI疗效评估过程中,如果通过动态监测发现了T790M突变,但患者尚未出现影像学进展,并且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那么是否需要更改治疗策略?不同的专家对此有着不同的观点,这有待于更多的临床研究来指导临床实践。
一般是根据患者的意愿,与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假如患者很在乎这个指标的改变,那么我们会进行一些相应的调整。另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当患者出现明显的疾病症状恶化时,可以结合血液学的一些检测结果,尤其是发现T790M改变之后,即便在没有观察到影像学进展的情况下,也可能会及早地调整治疗策略。
随着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肺癌脑转移的患者人群也日趋增加,如何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这确实是临床医生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应针对脑转移的情况进行更为详细的分层,例如,有无症状?是单病灶还是寡病灶?病灶的个数?以及是脑转移还是脑膜转移?同时还要充分考虑患者的治疗意愿,以制定治疗策略。
奥希替尼在肺癌脑转移患者中显示了良好的疗效,这强烈地提示,对于伴有EGFR突变的肺癌脑转移患者,在适当的时候应该考虑奥希替尼的早期介入。对于EGFR突变的患者,可以在传统放疗(如全脑放疗、SBRT和SRS等)的前提下,联合一些靶向药物。对于EGFR突变且合并有脑膜转移的肺癌患者,建议提前使用奥希替尼。因为放疗对于脑膜转移的疗效并不很理想,且照射的范围比较大,可能会对患者造成很大的伤害。奥希替尼在肺癌脑转移和脑膜转移这一类特殊人群中有治疗优势。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更多:
请简单描述您的疾病情况,我们会有专业的医学博士免费为您解答问题(24小时内进行电话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