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第十五天,我不是药神票房突破26亿大关。是什么造成我不是药神在今年暑期档的大火?《我不是药神》不只在国内造成万人空巷、组团刷票的局面,更是火到了国外,被外国评论家称为中国版《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而事实上,这部影片是根据真人故事改编,绝不涉及所谓的抄袭。2013年轰动一时的“假药案”正是整个影片剧情的来源。
其次,影片直击痛点。在《我不是药神》中,印度“格列宁”与瑞士“格列宁” 药性相似度达99.9% ,但两者之间的价格鸿沟可谓是天差地别,前者一瓶只需4000元,后者却要2.35万元。如此大的差距,如此高昂的药价让无数家庭倾家荡产,病急乱投医去相信那些所谓的神仙假药,反倒令患者痛不欲生。
最后,影片发人深思。《我不是药神》引来社会的广泛讨论,在票房大卖的同时,也引起了国人对重疾、医药、保险的思考。“命就是钱”可以说是电影故事主旨的高度浓缩。当然,也有人有网友评价说:“这部电影播出后,最大收益可能是卖保险的。”事实也可能如此!据支付宝方面披露的数据显示,在上周末,保险类小程序访问量同比上涨414%。
也许有人在看完电影后抨击高价制药商,但新药研发成本巨大。医药圈就流传着一句话:“靶向药之所以昂贵到要卖几万元,那是因为你买到的已经是第二颗药,第一颗药的价格是数十亿美金。”专业人士认为,价格高是因为新药研发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特点,尽管确实有回报率惊人的品种,但全行业来看,新药研发的IRR水平并非暴利。不过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国家一系列政策出台,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价”专利药的现象有可能改善。就像影片结尾所说的“别再碰假药了,专利药进医保了。”
详情请访问 格列宁 http://www.kangantu.org/
请简单描述您的疾病情况,我们会有专业的医学博士免费为您解答问题(24小时内进行电话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