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旨在检查抑制己糖激酶 (HK)-II 活性是否能增强索拉非尼/索拉菲尼在肝细胞癌 (HCC) 体内模型中的疗效,并评估 HK-II 表达对 HCC 患者的预后意义。我们使用 3-溴丙酮酸 (3-BP),一种 HK-II 抑制剂来靶向 HK-II。人类 HCC 细胞系在 BALB/c nu/nu 小鼠中作为皮下和原位肿瘤异种移植模型进行测试。HK-II 的预后作用在癌症基因组图谱 (TCGA) 数据库中来自 HCC 患者的数据中进行了评估,并在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中进行了验证。定量实时 PCR、蛋白质印迹分析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在索拉非尼存在下,HK-II 表达上调。对两种不同小鼠 HCC 模型中内质网应激网络模型的进一步分析表明,通过 3-BP 治疗引入的额外应激协同增加了索拉非尼的体内/体外疗效。
我们发现 TCGA 数据库中 HK-II 表达增加的 HCC 患者的总体生存率较差,并且也证实了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 TCGA 数据库 HCC 患者的类似结果。这些结果表明 HK-II 是提高索拉非尼疗效的有希望的治疗靶点,并且 HK-II 表达可能是 HCC 的预后因素。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表明上调的 HK-II 表达抑制了索拉非尼/索拉菲尼诱导的细胞凋亡,并且这一发现可以被HK-II 抑制剂3-BP 逆转。使用各种小鼠 HCC 模型,我们还提供了抑制 HK-II 表达的附加疗法对索拉非尼治疗有益的证据。此外,我们发现上调的 HK-II 表达预示着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 HCC 患者的预后不佳。这些发现对于考虑对 HCC 患者进行基于索拉非尼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是 3-BP + 索拉非尼提供的体外和体内(HCC 动物模型)抗肿瘤作用增强。这种协同作用归因于以下两种机制:(i) 有氧糖酵解的抑制,在索拉非尼暴露后增强,导致能量消耗和细胞凋亡;(ii) 索拉非尼引起的内质网应激促进,也导致细胞凋亡增加。此外,HCC 组织中 HK-II 表达的上调预测来自癌症基因组图谱 (TCGA) 数据库的患者的生存期较差。我们还发现 HCC 患者肿瘤中的 HK-II 表达预测了对索拉非尼的耐药性。
尽管索拉非尼/索拉菲尼是唯一被批准用于 HCC 的全身化疗,但它对 OS 仅显示出适度的结果。由于遗传多样性,HCC 经常表现出对索拉非尼的原发性耐药。肝细胞癌也经常表现出与索拉非尼给药相关的继发性耐药,这是因为代偿途径的激活,如 PI3K/Akt 和 JAK-STAT 途径、EMT 和肿瘤缺氧。我们之前报道过缺氧会诱导 HCC 细胞中的 HK-II 表达。与主要依靠线粒体氧化磷酸化产生能量的正常细胞相反,大多数癌细胞依靠有氧糖酵解,这被称为“Warburg 效应”。事实上,已知许多 HCC 细胞系主要依靠有氧糖酵解产生 ATP,以依赖 HK-II 的方式。
内质网应激增加是最近观察到的索拉非尼/索拉菲尼抗肿瘤作用机制之一。先前的研究表明,索拉非尼会增加内质网应激,从而导致 caspase-3 诱导的细胞死亡。己糖激酶-II 抑制剂也显示出与内质网应激相关的活性。我们以前曾证实3-BP,类型HK-II抑制剂,增加ER应激,这也被记录其他研究者。十多年前,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首次将 3-BP 药物作为抗癌药物进行研究。我们之前报道过,3-BP 通过导致 HK-II 从渗透性转换孔复合物 (PTPC) 中解离,从而有效地抑制了 HCC 的体外和体内生长,PTPC 激活了线粒体凋亡信号。与正常肝组织不同,人类 HCC 细胞倾向于过度表达 HK-II,并且 HK-II 过度表达在缺氧环境中变得更加突出(例如,晚期浸润性低血管 HCC 或索拉非尼给药后)。因此,3-BP 治疗可能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选择性的抗癌治疗,因为 HK-II 在 HCC 细胞中表达最多,而在正常肝组织中表达最少。3-BP的作为治疗剂的效力是由几个动物研究中,包括我们以前的调查证明。
总之,HK-II 是一个有用的治疗靶点,可以提高索拉非尼/索拉菲尼治疗的疗效。HK-II 表达也可能用作预测索拉非尼敏感性和临床结果的标志物。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更多:
请简单描述您的疾病情况,我们会有专业的医学博士免费为您解答问题(24小时内进行电话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