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的致癌融合存在于约5%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靶向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是有效的在该人群;然而,对第一代和第二代ALK抑制剂的获得性耐药是常见的。
Lorlatinib是ALK的第三代竞争性三磷酸腺苷(ATP)竞争性抑制剂,适用于先前的ALK抑制剂治疗后用于ALK阳性NSCLC的患者的治疗。它在一系列ALK突变中都具有活性,包括那些与对第一代和第二代ALK抑制剂产生抗性相关的突变。
劳拉替尼首次住院I/II期剂量递增和扩展研究B7461001(NCT01970865)纳入了晚期ALK阳性或c-ROS癌基因1(ROS1)阳性NSCLC,有无无症状中枢神经系统(CNS)的患者转移。根据该研究I期部分的安全性,疗效和临床药理学数据,选择每日一次(qd)劳拉替尼100mg作为II期推荐剂量。在研究的II期部分确定了100mgqd劳拉替尼的疗效,这是监管部门批准的基础。
在B7461001的I期部分中,多次给药后的累积量小于基于血浆半衰期的预期值,这表明lorlatinib经历了代谢自动诱导。劳拉替尼主要通过细胞色素P450(CYP)3A和UGT1A4代谢,而在较小程度上通过CYP2C8,CYP2C19,CYP3A5和UGT1A3代谢。在B7461001的I期部分中,CYP3A4活性的水平最初随着多次给药后的时间而增加,如尿6-β-羟基皮质醇/皮质醇和血浆4-β-羟基胆固醇/胆固醇的比值所测,但随后逐渐达到高原。
这些观察结果共同支持了劳拉替尼清除率的时间依赖性自动诱导。有关lorlatinib药代动力学(PK)的其他信息来自健康志愿者的开放标签交叉药物相互作用研究(B7461008),该研究表明质子泵抑制剂(PPI)雷贝拉唑的共同给药可通过以下方式降低lorlatinib的最大浓度(Cmax):〜30%,但对无穷曲线下的lorlatinib面积无影响(AUCinf)。此外,发现高脂餐食与lorlatinib的使用对lorlatinib的暴露没有显着影响。
在这里,我们根据来自I/II期临床研究和健康参与者的六项研究的数据,描述了表征lorlatinib血浆PK的人群PK(PopPK)模型的开发。评估了各种协变量的潜在影响,包括人口统计学因素,CYP代谢物表型,肝肾功能的测定,制剂,PPI和食物影响。详情请扫码咨询:
请简单描述您的疾病情况,我们会有专业的医学博士免费为您解答问题(24小时内进行电话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