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可替尼(Ruxolitinib)是一种推荐的二线治疗方案,用于预防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对羟脲产生耐药性或不耐受的血栓形成;然而,关于其在减少血栓形成方面的功效的证据还不确定。我们检索了Medline、Embase和2014年以来欧洲血液学协会和美国血液学学会年度大会的摘要档案,以比较治疗与最佳可用治疗(BAT)的随机对照试验。我们检索了80条记录;经过对摘要和全文的筛选,总数减少到16篇。证据来自4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663例患者(每年1057例患者)。我们估计,芦可替尼(Ruxolitinib)BAT的血栓风险比为0.56,分别对应每年3.09%和5.51%的患者。在我们的样本中,芦可替尼(Ruxolitinib)报告的血栓事件数量始终低于BAT,但在全球范围内,差异未达到显著性(P = .098)。支持鲁索利替尼的确凿证据缺乏;选择血栓形成风险高的患者进行临床试验是有必要的,但其可行性值得怀疑。
本综述的目的是收集和分析有关芦可替尼(Ruxolitinib)减少血栓形成的有效性的现有证据,该药物目前被提议作为hu耐药/不耐患者的二线治疗药物。我们的搜索是基于从医疗数据库和EHA和ASH大会摘要档案中检索的80个候选记录。最终的结果是在一项系统回顾中选择了28个记录,其中15个包括适合我们meta分析的定量数据。
大量证据来自4个随机对照试验:RESPONSE、RESPONSE-2、RELIEF和MAJIC。总体而言,研究质量高,偏倚风险低。考虑到主要血栓危险因素(年龄和血栓史),治疗组大多是平衡的。年龄中位数为60 - 68岁,加权平均为64.8岁,两臂之间基本平衡。然而,随访时间因研究而异,有时也因研究而异,从0.3年到2.6年不等。Samuelson等人先前对芦可替尼(Ruxolitinib)治疗PV和骨髓纤维化的meta分析包括RESPONSE研究。作者发现,由于交叉的可能性,它具有很高的偏倚风险。尽管我们同意这个问题是一个潜在的偏见来源,我们通过限制我们的分析窗口到交叉之前的时期来解决它。
所有4项研究均采用替代疗效终点(即CHR和MR);对于这些终点,所有的研究都发现鲁索利替尼比BAT有明显的优势。尽管如此,所有的研究都将血栓栓塞事件作为安全终点进行了报道,以评估其发生率。
在这方面,Kiladjian等人确实发现了芦可替尼(Ruxolitinib)在预防血栓栓塞事件方面优于BAT;然而,他们的发现的主要局限性是芦可替尼(Ruxolitinib)和BAT组之间的随访时间非常大的不平衡。研究中对BAT无反应的患者在预定义的截止时间后被允许转移到鲁索利替尼,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确实这样做了;在最近对RESPONSE队列的随访分析中,芦可替尼(Ruxolitinib)组的随访时间长达5年,而BAT组的随访时间小于1年。因此,在我们的meta分析中,我们选择从RESPONSE试验的后续随访中排除数据。
采用联合终点的一个例子是正在进行的3期临床试验(MITHRIDATE[一项将芦可替尼(Ruxolitinib)与羟脲或干扰素作为一线治疗高风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多中心国际研究];临床试验。gov identifier NCT04116502),用于主要终点无事件生存,包括:主要血栓/出血、死亡、转化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系白血病或pv后骨髓纤维化。然而,这样的联合终点可能无法证明芦可替尼(Ruxolitinib)相对于比较药物在血栓预防方面的优势/劣势,因为这3种药物(芦可替尼(Ruxolitinib)、HU和干扰素)在这方面的表现没有显著差异。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更多:
请简单描述您的疾病情况,我们会有专业的医学博士免费为您解答问题(24小时内进行电话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