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RIPK1,RIPK3和MLKL在坏死的诱导,互动,载我们去评估哪些人构成普纳替尼的直接目标。为了测试普纳替尼对假激酶MLKL的抑制作用,我们产生了HT-29细胞,该细胞在强力霉素处理后表达组成型活性MLKLS358D突变体。MLKLS358D表达的诱导导致细胞死亡,这可以被MLKL抑制剂necrosulfonamide(NSA)阻断。
相比之下,ponatinib不能阻止由MLKLS358D表达驱动的细胞死亡,强烈表明该蛋白质不是直接的药物靶点。接下来,我们通过监测诱导坏死性凋亡时的磷酸化状态来评估ponatinib对RIPK1和RIPK3的影响。在TSZ处理的HT-29细胞中,RIPK1、RIPK3和MLKL的时间依赖性磷酸化被普纳替尼阻断。事实上,竞争性结合测定证实普纳替尼直接可以结合RIPK1我Ñ体外以高亲和性(ķd:37纳米)。在激酶测定中评估了ponatinib和其他BCR-ABL抑制剂对重组RIPK1和RIPK3催化活性的影响。
Ponatinib强烈阻断通用底物髓鞘碱性蛋白(MBP)的磷酸化,表明对两种激酶都有抑制活性。与在高药物浓度下在FADD缺陷的Jurkat细胞中观察到的保护作用一致,达沙替尼也与RIPK3活性在所测试(10浓度干扰 μM)。普纳替尼阻断重组RIPK3与IC50为0.64 μM在该激酶试验。我们进一步监测了RIPK3自磷酸化,其被ponatinib有效阻断,而RIPK1抑制剂Nec-1s没有显示效果。考虑到细胞活力和这些体外激酶测定所观察到的不同IC50值,我们着手验证细胞中的内源性RIPK3是否以本研究中使用的浓度(0.5μM)为靶点 。
为此,我们进行了细胞热位移测定(CETSA),监测由药物结合引起的蛋白质稳定性。事实上,ponatinib治疗导致RIPK3热稳定性曲线发生变化,表明目标参与。此外,与Nec-1相比,ponatinib能够阻止由RIPK3或MLKL过表达诱导的MLKL磷酸化。与这些结果一致,ponatinib有效地阻断了RIPK3与MLKL的结合。
这些数据证明了ponatinib能够直接靶向RIPK1和RIPK3,这是坏死性凋亡信号传导的两个关键介质。除了帕唑帕尼直接结合(Kd=260nM)50并抑制RIPK1激酶活性,它不阻断MLKLS358D驱动的坏死性凋亡,并且仅适度影响重组激酶测定中的RIPK3活性。与Nec-1类似,帕唑帕尼阻断了TSZ诱导的MLKL磷酸化,而当MLKL磷酸化由RIPK3或MLKL过表达触发时,它只有很小的影响。详情请扫码咨询:
请简单描述您的疾病情况,我们会有专业的医学博士免费为您解答问题(24小时内进行电话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