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与全球人群相比,阿帕他胺相关的皮疹是日本人群中更常见的不良事件。然而,其机制仍然难以捉摸,并且有限的组织病理学信息阻碍了进一步的理解。
病例介绍:病例1:一名患有转移性去势敏感性前列腺癌的71岁男性在接受阿帕他胺治疗70天后出现皮疹。案例2:一名患有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71岁男性在接受阿帕他胺治疗71天后出现皮疹。在这两种情况下,皮疹均表现为轻微渗出性红斑。组织学显示表皮海绵状增生,真皮上部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在血管周围和间质浸润,无坏死角质形成细胞。
结论:阿帕他胺诱导的皮疹在临床和组织学上可能涉及湿疹反应。在我们的两个病例中,阿帕他胺引起的皮疹的临床特征表现为轻微的渗出性红斑,组织学特征显示海绵状组织,无坏死角质形成细胞。这些发现与之前关于皮疹活检的报告的组织学特征一致。但是,在病例2中,不能排除斑丘疹,因为红斑斑丘疹在身体上对称分布。严重的皮肤药物不良反应,如SJS、TEN和DRESS,被排除在鉴别诊断之外,尽管之前有过致命病例。其他常见的皮肤药物不良反应,如急性全身性发疹性脓疱病和固定药疹,也在临床和组织学上被排除。因此,之前的6项研究和我们的病例表明,非典型湿疹皮疹可能是对阿帕他胺的独特不良反应,而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对药疹的表型进行分类。
阿帕他胺相关皮疹的机制尚不清楚。值得注意的是,皮疹与较高剂量的阿帕他胺或其活性代谢物暴露具有统计学显着相关性。此外,与其他抗雄激素药物相比,阿帕他胺治疗期间出现皮疹的频率要高得多。这些发现促使我们考虑,阿帕他胺相关的皮疹可能不是由过敏反应引起,而是一种结构特异性、脱靶的药理反应。
初始剂量240mg的apalutamide与调整剂量之间的无转移生存期没有差异。这些结果表明阿帕他胺的剂量减少或停药对其疗效没有负面影响。在一项阿帕他胺的III期临床研究中,日本人群的体重(中位数61.9千克)低于全球人群(中位数85千克)。240mgapalutamide的初始剂量对于日本患者来说可能太高了。因此,一种可能的方法是从调整剂量开始以避免皮疹;然而,目前没有这种方法的证据,需要进一步研究。
总之,我们的病例支持湿疹性皮疹是阿帕他胺apalutamide诱导的皮疹的代表性类型之一的观点。我们病例的临床和组织学特征为管理这种常见不良事件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并增强了未来研究中的机制理解。详情请扫码咨询:
请简单描述您的疾病情况,我们会有专业的医学博士免费为您解答问题(24小时内进行电话回访)